这是来自一位8岁孩子妈妈的自述,讲述了自己孩子到了三年级还不爱看少儿书刊,直到她根据孩子的需求和习惯,慢慢找到了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从而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今天,她的分享不但带给我们许多启发,还告诉我们一起孩子阅读路上走过的弯路,让我们更好的启发孩子阅读。
01
早上送成成(孩子化名)上学,一上车,就见成成坐得直直的,问我:“妈妈,你猜我衣服里面有什么?”
我摸了摸他的小肚子,说:“是一本书吧?”
对啦!成成从他的衣服里掏出昨晚未读完的《丁丁历险记》,他带在身上,是想在上学的路上把这本书看完。
此时,我有一种老怀甚慰的感觉。
如果你知道成成过去的阅读状态是什么样的,可能就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了。
02
我小时候爱上读少儿书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时爸爸妈妈给我讲小画书,然后我自己看小画书。整个过程是很自然的,没让爸妈费多少心思。
那个时候还不注重亲子阅读,他们给我讲的少儿书刊也并不多。
只是爸爸喜欢读书,家里有很多书,受到爸爸的熏陶,我在小学一年级就能读整本故事书,三年级就开始看大部头了,什么英国小说选、日本小说选等。只要爸爸的书柜里有故事情节的少儿书刊,我都翻来看。
慢慢地,读书变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它对我人生观的塑造、对我生命的滋养,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所以,当我做了妈妈,一方面,我非常希望成成也能从小养成爱读少儿书刊的习惯;另一方面,我对成成会养成读少儿书刊的习惯有着乐观的信心。
因为我爱看书,除了书橱,家里各个角落里也都是书,有这个环境熏陶,成成会像我当年一样,爱上阅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真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信心。
成成小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看图画类少儿书刊,大多时候是我读给他听。后来,这个阅读环节就慢慢演变成每天最爱的睡前讲故事。
在家里,即使是闲得挠墙,他也不会主动看书。我让他自己找本书看,他只找图多的少儿书刊,不怎么读文字。学校要求每天阅读四十五分钟,他都像完成任务一样,看两眼书,看一眼表,时间一到,立刻放下少儿书刊。
如果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没有书籍带来的持久的、强大的动力源泉,成成现在的表现很容易昙花一现,不能持久。
03
故事书不行,那就看图画书吧。又开始给他自主阅读绘本,每幅图只配两三行文字。这下没问题了吧?成成还是翻了翻就放下。
正当我心生焦虑之时,无意中在書果星球微信中看到了一篇讲亲子阅读的文章。文章里说,不管孩子多大,当他感到阅读吃力时,他就需要父母的陪伴。
这一句话点醒了我。我之前以为,成成都这么大了,识字量也足够多了,不再是小小孩了,只要给他时间给他书,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的事了。原来在养成阅读习惯以前,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是非常必要的。
04
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件事上,我走过一些弯路,有过一些得失,现在虽然不能说已经成功,但也积累了一些体会,在此和大家分享。
1. 我犯了个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想当然的经验主义。教育孩子凭感觉、凭本能,我小时候怎样怎样,孩子也会怎样怎样。自己的成长经验再好,也不能照搬到孩子身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适合孩子的少儿书刊,才是最好的。
2. 最关键的一点,陪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用心陪伴。陪伴其实也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本方法。我能感觉到,最初,与其说成成喜欢读少儿书刊,不如说是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少儿书刊的感觉。
用心的陪伴,是人在,心也在,不指责,不评判,全然的接纳。在陪伴中,孩子感觉到爱,感觉到力量和支持,这对他一开始的起步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偷的懒,早晚是要加倍还的。
4. 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兴趣和成就感,单靠毅力来坚持,实在是太难了。大人是这样,孩子更是如此。
找到并培养孩子感兴趣的少儿书刊,适时地强化他的成就感,这才是他坚持做一件事最大、最持久的动力。
5. 耐心和细心。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会有停滞,也会有反复,做父母的需要耐心、细心地观察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向好的动机,我们只需培土浇灌,静待它破土发芽,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