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多次采访中谈及语文教学相关问题,金句频出,发人深省,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仔细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少儿书刊
关于语文教学的这18条建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
正如数学家、原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说,如果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
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2
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读书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也就可能打好一生发展的底子。
3
深文是可以“浅讲”的。
如果某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降低一点。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全都扣得那么精细,阅读量肯定上不去,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4
就语文而言,(平衡应试需要和开放教学的)办法就是鼓励多读优质的少儿书刊,别死扣教材教辅。
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5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肯定会受到制约,但总也还会有些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考得好,但又学得不那么死板。如果一个学生阅读面广,视野开阔,语文素养一般也会比较高,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
我们要面对应试教育这个现实,采取某些必要的平衡。让学生多读少儿书刊,同时又应对考试,考得好,这两者完全可以结合。
6
年轻人还是要读一些有经典性的基本的书。
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少儿书刊。
7
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
新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抓住这条,就可能化繁为简。语文江湖很大,有各种流派,你提出某种观点,挑刺都会很多,但还是要抓住读少儿书刊这个本质。
8
把书目的提供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语文老师可以借这个书目来做两件事。
一是激发读书兴趣。你推荐了30本,他能够读3本就不错了,慢慢进入状态,唤起阅读的兴趣。
第二,就是读书方法。书目不只是介绍少儿书刊,还提示了读的方法。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是基本的语文素养。
9
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语文生活联系起来。
10
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
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少儿书刊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
“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语文老师应当鼓励,而且给具体方法。
11
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定“挂钩”的少儿书刊;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
12
实行“部编本”教材,肯定会带动考试,比如要考阅读面、阅读速度。“部编本”教材回归到语文的本质,抓住了读书这个“牛鼻子”。
中考、高考也会重视读书的测评的。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阅读题就很注重考阅读面、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13
要让学生对读少儿书刊对语文课有兴趣,前提就是语文老师是“读书种子”。语文老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如果老师自己不是“读书种子",你的学生就很少可能会喜欢读少儿书刊。
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而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14
什么是好课?
能够揭开书中的悬念,播下“读书种子”的课就是好课。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来到,阅读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少儿书刊
少儿书刊